卫生员王清珍:曾亲手整理黄继光的遗体,如今85岁仍健在
“王大姐,您就是当年给黄继光整理遗体的王清珍?”颁奖大厅里,一位年轻记者压低声音发问。老人摘下老花镜,轻轻点头,算是回答。她的动作极慢,似乎怕惊动那些早已远去的呼啸炮火。
“王大姐,您就是当年给黄继光整理遗体的王清珍?”颁奖大厅里,一位年轻记者压低声音发问。老人摘下老花镜,轻轻点头,算是回答。她的动作极慢,似乎怕惊动那些早已远去的呼啸炮火。
说起这事儿,你知道么,正在那样一个的日子,阅兵刚刚结束不到三天
从前听父辈讲,小时候的人总觉得阅兵是个“听说过但没见过”的大事。可这几年,电视上的画面、朋友圈转发的图片里,方阵整齐、飞机在空中拉出巨大的轨迹、和平鸽腾空,那些场面看着真让人心动。
今年的九三阅兵真可谓是气势磅礴,我们用了70分钟的时间,集中展现了强大的国防力量,三军阵列、铁流滚滚,这种感觉庄严而又肃杀。
九三大阅兵,女民兵方阵中带队喊“向右看”的领队王媛,真是太牛了。
1941年9月底的一个阴雨黄昏,太行山麓薄雾笼罩,日本华北方面军的无线电讯号骤然密集,这意味着又一轮“铁壁合围”已拉开帷幕。三面包围正在收拢,唯一的缺口是北侧那道笔直如刀的悬崖。日军此番动用七万余人,目标直指晋察冀军区心脏。白求恩卫生学校一百多名女学员,连同数
9月7日,“爱我国防”山东省第九届主题演讲比赛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演播室举行。来自山东科技大学的学生李飒,用“一粒沙”的入伍经历征服了现场评委,获得了大学生组别第二名。
九三阅兵那激动人心的场面,至今仍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,在那钢铁洪流之中,一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,她们就是首次亮相抗战胜利主题阅兵的女民兵方队。
可就是在这个让全国人民都感到自豪的日子里,却发生了多件让人民觉得“恶心”的事情,有不知道阅兵却依然嘴硬的,有在网络上恶意诋毁的......
1976年4月,当兵4年的我终于从通信班长的位子上一下子被提拔为警通连的二排排长。接手工作两个月后,我的探亲申请得到了批准。这是我当兵4年来的第一次探亲,归心似箭的我收拾好行李后便踏上归途。
"当西方通讯社还在用暗黑滤镜拍中国阅兵,新华社一张女兵微笑图让全网破防!过去十年,法新社镜头下的中国阅兵总带着钢铁巨兽的压迫感:- 低饱和度色调刻意营造冷峻氛围。- 广角仰拍凸显武器装备的威慑力。- 某国际摄影奖获奖作品中,受阅士兵的脸被阴影切割成三块。这种"
9月3日,张贝贝全程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,整个过程让她心潮澎湃、激动不已。张贝贝说:“今年阅兵仪式令人震撼,阅兵质量和规模都打破了历史记录,没想到国家军事装备这些年发展这么快这么好。”
看看预售的票房成绩吧,短短一天时间里,预售金额已经突破了1338万,想要观看的人数也达到了430万,真是全民都在期待的一部重量级大片了。
有中国人不知道阅兵?一家客户公司的老板,在与南京某广告设计公司的设计师沟通工作时,想用大屏给周围的人免费播放阅兵的时候,没想到那头的设计师直接反问,什么是阅兵?阅兵是你们公司的誓师大会吗?
最近在网上翻到一个老帖子,说的是好几年前的事了。大概是2015年9月3号,那天不是搞了个挺大的阅兵嘛,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。然后,一个叫法新社的外国媒体,拍了一组照片发了出来。结果就因为这几张照片,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动静。
16年前,她是国庆阅兵方阵中英姿飒爽的女兵,走过天安门广场的那96米、128步,成为她一生最骄傲的记忆。16年后,她扎根乡村,成为村民口中“不一样的书记”,带领乡亲们搞直播、开民宿,甚至把猪头肉和咖啡混搭成了网红爆款。
最近九三阅兵那事儿大家都看了吧,全国上下都挺热闹的。新装备亮相、女兵方阵整齐划一,连台湾那边也有网友刷屏说想统一后直接用咱们的装备,别整天跟美国人买破烂。可就在这么喜庆的气氛里,总有些人想当搅屎棍。
大家都知道,2019年那会儿中美在海上摩擦挺多的,尤其是黄海和南海一带。美国军舰老爱往那边晃悠,搞什么自由航行。结果就出了这么一事儿,一个华裔女兵站在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船上,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冲着中国海警船喊话。这女兵叫郑浩儿,1992年生在上海,十岁随父母移民
诸多新式装备的亮相,在让网友们在兴奋之余,也刷新了外国人对我国实力的看法。
9月3日的大阅兵,不只是军威的展示,更是一次历史的回望。从“东风快递,使命必达”的自信,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方阵,那一刻,不少人眼眶都湿润了。我们走过了屈辱的年代,终于能挺起腰杆告诉世界:这片土地再也不会被随意欺辱。